毫秒

校园故事

当前位置: 首页» 百年历程» 校园故事

集体性印记

发布日期:2020-06-09  

程枝文同学2005年就考入我执教的大学,但我真正对他有所了解已经是十分晚近的事情了。在高校任教已逾30载,这导致的结果是常被人描述为“桃李满天下”。有过师生缘分的学生固然不少,但真正说得上过从甚密的极其有限。这可能基于自己深潜幽掩的一个执念,我一直以为学生毕业了,老师一方在处理师生关系时应该选择被动的姿态。一个走出校园之后的学生可以对老师说;您过去是我的老师,现在是我的老师,将来还是我的老师。这里显示出的是尊师重教的隆情厚谊。在这样的情境中,若是老师对学生说:你过去是我的学生,现在是我的学生,将来还是我的学生。这就让人不知说什么才好了。我想这大概是我长时间不太了解枝文同学的深层原因了。前些时间,他要我为他个人文集写序,接触了他提供的材料,说实话我有一种被震撼的感觉。

枝文出生于赣东北的一个有故事的小山村,当年辛弃疾“夜行黄沙道中”,写出了流传至今的文字:“明月别枝惊鹊,清风半夜鸣蝉。稻花香里说丰年,听取蛙声一片。”这里的“黄沙道”就在枝文他们的小山村里。辛弃疾笔下美好的景致并没有带给枝文美好的生活,过早遭遇厄运,使他走上了一条充满坎坷与曲折的道路。3岁时父亲就在煤井下遇难,母亲两年后又改嫁他人,在很长时间里他和妹妹只得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,其中遭遇的艰辛与磨难不难想见。到了2005年9月,他终于一路颠沛费尽周折来到了南昌大学。在学校里,他完全依靠自己勤工俭学,自足自立。不仅完成了学业,而且还要汇钱补贴家里的开销。他勤工俭学的方式开始是替人送水,后来发展到回收瓶子与书籍、销售报刊与手机卡,等等。诸如此类的情节现在大多只出现在新闻报道中,没有想到竟会发生在身边。在学校期间,他获得了不少的荣誉和奖励,我更看重的是其中的国家励志奖学金、南昌大学首届十佳自强之星等,这些是枝文经受了苦其心志、劳其筋骨、饿其体肤、空乏其身的历练之后的成果。很显然,这样的历练对“心事当拏云”的少年,是多么的弥足珍贵。

文集除了记载个人成长经历外,更多的内容叙述他担任记者从事新闻采编的一些心得与感悟。其中有关于新闻舆论事业的整体性思考,更多的是关于新闻采编各个流程与各个环节的体认,尤其是阐述了一些具体的工作要领与业务技巧。它们不一定具备很强的系统性、自洽性、普适性。而且,我个人对其结构形态、言述方式也很不习惯。但是,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,即它们并非现成资料的堆垛与编排,而基本是个人一线采编经验的提炼与总结,因而显得奇崛朴茂,元气淋漓。枝文同学从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之后,随即考入厦门大学攻读硕士学位。嗣后,便进入福建日报社开启了自己的记者生涯。在报社记者年度排名中,他曾连续两届名列第一。还获得了“福建新闻奖”、福建“五一新闻奖”等各类奖项十余次。现在已被派往平潭试验区挂职锻炼,担任《平潭时报》副总编辑。有了这些业绩垫底,我想他关于新闻采编业务的梳理与思考,对新闻从业者应该是大有裨益的。

2018年,我所在的学院组织了办学60周年纪念活动。现在,我们又正准备着迎接明年学校办学一百周年。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,我们会集体性地回望学院曾经走过的路程。学院前身是江西大学新闻系,初创于1958年6月。“文革”前的毕业生有很大一部分加入了北京的中央媒体。他们当年进入京城的典型形象是:挽起裤腿,卷起衣袖,一根毛竹扁担挑着简朴的行李。他们朴素与勤勉的品质给京城媒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1993年,新华社已故社长穆青来我校讲学时曾说:“你们这个地方,是培养新闻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。”2011年5月,人民日报社,主办了大型主题活动“追寻”。南昌大学以新闻学专业为主体的5名学生,与北大、清华等全国18所高校的大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。活动结束以后,人民日报社特别给南昌大学党委发来一封感谢信,其中写道:“十天中,贵校同学行程数千公里,行程中精神饱满,不辞劳苦,展现出高昂的政治热情、过硬的综合素养、出色的协作精神和扎实的写作能力。”由此看来,朴实、勤勉、坚毅的品质在我们的毕业生中一脉相传的集体性印记。显而易见,枝文的身上就深深打上了这个典型印记,这也是我在忙乱中还要为他写这篇也许并不像序的序言的原因。

(作者:陈信凌,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)

原文链接:http://tt.m.jxnews.com.cn/news/1044626?from=singlemessage&isappinstalled=0

版权所有: 南昌大学  前湖校区地址: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 邮编:330031

Copyright (c) 2014-2020 Nanchang University. All Rights Reserved. 赣ICP备20001624号-1/网备36010802000198号